厚植工匠文化,教育从何入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4-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追求完美 CFP供图

    “快”文化的特点是缺少匠心,缺少认真负责、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工作马马虎虎、大大咧咧、随便应付,“差不多”先生流行。其最大弊端是,容易冲淡“念天地之悠悠”的人文情怀,填平“为往圣继绝学”的高远抱负,剩下的只是浮光掠影的快餐式感官享受,或者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的“肤浅学术”。

    去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强调“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中国工匠文化的东方古韵

    在中国,“工匠”及其“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工匠文化”早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大地,化育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人文艺术世界。

    韩非子《五蠹》里提到的有巢氏、燧人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工匠。有巢氏造房子,燧人氏钻燧取火,使得上古先民远离禽兽虫蛇的侵袭伤害,避免生吃食物而伤害腹胃多滋疾病,提高了生存的机会和质量,为华夏文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根基。

    如果说有巢氏、燧人氏的发明,还只是工匠精神的最初萌芽,还只是工匠文化的最初形态,那么《诗经》里描述的古代匠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里所说的“庖丁解牛”, 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等,则体现了中国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的自觉精进。在自觉与精进的阶段,中国工匠的劳作,不仅满足了生产与生活的物质需要,而且体现了创造的性灵追求与审美的精神趣味。

    物质技术与精神审美的和谐并进,是推动中国工匠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则。半坡彩陶的几何花纹,青铜饕餮的祯祥意义,汉代工艺品的琳琅满目,北朝雕塑的秀骨清风,晋唐书法的笔走龙蛇,盛唐之音的元气淋漓,宋元山水画的有无之境……尽管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个性和文化生命形态,但蕴含其中的物质技术与精神审美和谐并进之道,无一例外地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工匠文化的精神基因。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将技术、经验和文化融为一体,以巧夺天工的传世之作,赋予中国工匠文化道艺并进的东方古韵。

    工匠文化及其特性

    何谓工匠精神?有很多说法。我认为,工匠精神的要义,一是劳动神圣、乐在其中,二是专心一志、精益求精。匠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技艺,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精益求精,视工作为生活,视产品为修行,视质量为生命,这样的人最质朴纯粹、最能创新贡献、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人的心弦、感动人的灵魂。美国作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一书中说:“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他指出,美国很多开国元勋都是各个领域的工匠,工匠是让这个囯家生生不息的源泉。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一书中则说:“手艺人的工作其实就是他们的人生本身,那里边有很多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功夫,甚至还包含了这个文化的历史。”

    何谓工匠文化,工匠文化有什么特性?中国工匠文化,既讲究功夫、功力或技艺,更讲究心性。心性缺失,功夫上不来;功夫不够,精品出不来。仅此一家的名牌产生,需要何等强大的心性作定力和支撑。现在,人们只关注工匠的技艺,而不重视其心性。其实,心性是最重要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态度最重要。

    工匠文化,是工匠人根植于内心和经验的修为,是一种崇尚品质的自觉思维,是一种注重技能的生活方式。正是在工匠文化的熏陶下,工艺人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工匠文化具有六个特性:

    一是心志专一的本性。工匠的本性,就是专心一志,锲而不舍,乐此不疲。工匠一生奉献给一门手艺。“砍掉多余的野心,专心地做一件事,要胜过马马虎虎地做一堆事。”这是一种崇高而朴实的职业精神,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价值观。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

    二是甘于寂寞的耐性。对某项工艺技能的探求,绝非一蹴而就,而有着“技艺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需要长时间的孤独探求、沉潜玩索。唐代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以用来形容工匠甘于寂寞的耐性。在这里,“慢起来,就是快”“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

    三是精益求精的心性。“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让产品成为精品、成为品牌,创造出简便可行的生产流程和精致实用的技术工艺,这就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这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匠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用心制造。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匠心,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久品牌。

    四是锐意创新的个性。创新是工匠文化的灵魂。创新及其模式,从来不是单一的。大国工匠的可敬可贵,在于不论清风明月,还是骤风暴雨,他们都仰视宇宙,俯察品类,聚精会神,匠心独运,鬼斧神工,天工造物,带给别人另一种想象和一个崭新的视界。

    五是勤俭简朴的品性。真正的匠人,尤其是那些巨匠名家,往往都是朴素为家、简单为道、纯真为人,用最少、最省的材料做出精美诱人的产品。如建筑名家王澍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本土价值判断,重返自然之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展出一种利用回收的旧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与混凝土结合的混合砌筑技术,以“循环建造”的方式,用较低的造价建造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建筑群,从而荣获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

    六是慎言笃行的习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和成人成才的经典路径。其落脚点是笃行。中国自古传诵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即先要修养道德品质,然后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最后才是说出真知灼见的立言。立言是排在最后的,其看重的也是“行”。匠人,是靠劳动,靠动手为生的。只知不行,不是真知;只讲不做,不是工匠。

    厚植工匠文化从何入手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学功利浮躁,难以安静,热衷追求数量指标和规模效应;而忽视内在质量,轻视教书育人。这种“快”文化的特点是缺少匠心,缺少认真负责、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工作马马虎虎、大大咧咧、随便应付,“差不多”先生流行。其最大弊端是,容易冲淡“念天地之悠悠”的人文情怀,填平“为往圣继绝学”的高远抱负,剩下的只是浮光掠影的快餐式感官享受,或者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的“肤浅学术”。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原因。比起追求速度、数量的“差不多”先生,我们今天更需要追求品质、注重培养“好”的“庖丁”和“卖油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既要注重以“快”为特征的科技信息文化,也要重视以“慢”和“好”为特征的工匠文化。因此,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使命。因此,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大学责无旁贷。厚植工匠文化,要从教育入手,从根部植起,注重普及应用,落实到人。

    要挖掘中国工匠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资源。中国历史上其实不缺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又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售货员的“一把抓”“一刀准”等。现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工匠》,我所在学校校园作品《问渠》陶壁作者朱邦雄、《问道》雕塑作者吴为山和烟斗制作名家陈灿聪等,都是了不起的大家名匠,都体现了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

    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工匠精神文化。截至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而我国较少。国外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靠的就是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文化。且不说大家知道的瑞士名表、日本制造,就我所见的德国的清洁工,其清洁的干净程度,让人汗颜;而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培训时,我曾看到为维修廊柱脱落的几块墙砖,工匠整整花了一周时间,修整后几乎看不出痕迹。英国剑桥大学一位打字员,打字几十年,竟没出现一次差误,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学位。

    要让“工匠文化”进入大学,走进课堂。在大学里,重提工匠精神,关键在于把分散的心收回来,专心一志,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像孟子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首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即书记、校长要带领师生员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弘扬工匠精神落到实处,落到每个师生员工身上,共同营造专心一志、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文化氛围。王希季院士在西南联大上《机械学》课有过零分的记录。当时刘仙洲先生考试的题目,要求计算到小数点后三位。王希季题目都算对了,就是没有准确到第三位,刘先生判了0分。结果王希季多学一年,重修这门课程。后来王希季说,自己要求自己必须严谨,就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培养出来的。我们要向刘先生学习,像“卖油翁”那样,将人格学问当作“油”,精心地注入学生的大脑和心灵里。

    其次,要加强工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可邀请各行各业的名师名匠走进校园,举办展览、研发、讨论,开讲座、设课程,举办夏令营、短训班等,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再其次,要精心营造校园文化环境,陶养学生的匠心。校园文化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就像“泡菜汤”,“汤”调好了,“泡菜”就会有品、有味。近几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精心构造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景观,让学生观其景、品其文、悟其蕴、明其道,既能受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陶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的精义,初步实现了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在哪里,教育在那里”的大学景观建设的理想目标。

    建立精益求精、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建立了这样的竞争机制,可以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提供激励和制度保障。

    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把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担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更好地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能培育更多包括“大国工匠”在内的杰出人才,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罗海鸥,系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